穿越回几百年前进行”降维打击“的穿越者并非只是小说,历史中确实存在。明末清初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就是这样的“穿越者”。他们不仅传播宗教,更带来了领先中国数百年的科学、教育、医学、语言学、文化思想,在中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,同时也是当时中国和西方交流的几乎是唯一的桥梁。
在数学几何方面,白晋(法国传教士 1656–1730)是受路易十四派遣的“国王数学家”,亲自教授康熙帝数学、几何,还著述了《中国大统历法》。
在火炮与铸造技术方面,1642年(崇祯十五年),汤若望奉旨设厂铸炮。但他“竭力寻找借口,希望朝廷能原谅他不能从命。他坚持说,为战争制造武器与他的身份是不相符的,而且在造炮方面他仅有一点点书本知识,没有实践经验。但是他的申诉没有被接受,他不得不屈从于皇帝的命令。”从中可见汤若望内心的挣扎。但就凭着这“一点点书本知识”,他居然能在两年中铸造出铜炮20门。在此期间,汤若望不但造出了优质的大炮,还与中国学者焦勖合著了《火攻挈要》。
南怀仁也曾铸造红夷炮助清廷,远比当时明清自制火器先进。顺治、康熙依赖他们改造军队火器,对巩固政权有实际帮助。1672年南怀仁曾设计一个用蒸汽作为动力来源的车,给当时中国的康熙帝,是一个65公分长的玩具车,无法载人或司机,这可能是最早设计的汽车。
在医学与外科,方面,清末的伯驾、合信等医生引入西医外科,能开刀、麻醉、眼科手术。对比传统中医“望闻问切”,这种操作简直是“颠覆性”,中医体系完全缺乏。
在人文思想方面,强调“普世性真理”,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。强调“博爱”“慈善”,通过办学、行医、孤儿院来体现宗教精神。强调理性、自然法则与信仰并行。
在绘画艺术方面,郎世宁(意大利传教士 1688–1766),融合欧洲透视法与中国工笔画,开创“中西合璧”画风。代表作如《乾隆大阅图》《百骏图》等,艺术成就极高。中国绘画重意境,不重透视写实,而郎世宁的画远比中国绘画”画得像“,所以成为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宫廷画师。
郎世宁绘《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》,应该和本人很像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